戴口罩、勤洗手、不 扎堆……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已成为当下上海市民防疫的“标准动作”。为更多人穿上“无形防护服”,在其背后,健康科普功不可没,与疾病预防、医疗救治一起成为上海疫情防控的“三驾马车”。
今天,正值“健康上海行动”实施满两年。记者从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自2019年8月28日本市出台我国首个省级中长期健康行动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健康上海行动”持续赋能广大上海市民群众的健康生活,不断促进完善公共卫生群防群控机制,以“健康上海”行动力持续提升健康城市软实力。
健康品牌市民可感可及,“健康大礼包”发放1亿余份
两年来,“健康上海行动”持续打造的健康品牌项目,均有一个特点——百姓可感可及。比如,“打造一江一河健康公共空间”项目,在黄浦江、苏州河两岸滨水公共空间的综合开发建设中探索大城市景观空间与健康元素相融合新模式,在80余公里的城市滨水空间和绿色生态中开展全民健身、倡导更多市民享受健康生活。
再如,“数字化转型赋能健康医院与健康城区”项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青浦区政府签约共建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以科技赋能、智慧引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辐射长三角,成为长三角示范区的智慧医疗枢纽,有效打通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还有上海“坚持‘健康大礼包’发放,打造健康样板城市”项目,从全国各地18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18个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典型经验案例之一,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国推广。2008年以来,上海市政府已连续13年向全市800多万户常住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知识读本和实用健康工具,覆盖2400多万市民。至今,这份“健康大礼包”共发放1亿余份。
“健康融入万策”,从不同侧面满足市民卫生健康需求
“健康上海行动”启动起即快速聚焦重点人群和主要健康问题,启动实施首批40个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包括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研究、健康上海全景电子地图、中小学健康教育读本、社区智慧健康驿站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三角院前急救联盟”等在内的40个项目进展顺利。
在此基础上,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组织16个区推出首批40个健康上海行动区域化特色项目,从不同侧面满足市民的卫生健康需求。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机制健全、项目落地——“健康上海行动”的最快行动力正来自这座城市的“健康原动力”。据介绍,《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由市委、市政府40多个部门共同编制,充分体现“健康融入万策”理念,其中18个重大专项行动、100条举措、177个监测考核指标,基于国家要求、突出上海引领,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两年来,《关于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相继出台,有力推动“健康上海行动”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度融合。此外,由市卫健委出台的《关于加强本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指导意见》,调集全市医疗力量打造健康促进“主阵地”,健康科普“主力军”。
大健康理念,带动市民素养有力提升
“健康上海行动”两年来,大批医生积极投身其中,掀起健康科普新浪潮。前后历时三个月、吸引近2000位执业医师、百万人次参与的“精诚奖——2021首届医生科普大赛(上海)”,成为近年来上海规模最大的医生科普大赛。
大健康理念,也带动上海市民素养的有力提升。最新统计显示,2020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5.57%,实现“13年连升”,提前11年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30年”任务指标,继续居全国领先水平。同时,本市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连续7年稳步下降,2020年已下降至19.4%,提前12年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30年”任务指标,同样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健康素养提升,更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上海充分发挥市健康促进中心权威科普平台作用,通过全行业动员、全社会覆盖、全人群关注、全过程推进、全媒体传播的“五全”手势,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健康科普信息累计浏览量达数十亿人次。
下一步,本市将推进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立法,进一步健全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推出有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上海行动”专项,持续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城市软实力,建设全球健康城市典范。